專注電力物聯網20年
隨著全國兩會的召開,就如何高效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中國能源生產央企的代表中國華能、中國華電集團董事長舒印彪、溫樞剛分別根據整個行業發展趨勢和自身所在單位情況進行了提案和給出思路。詳細如下: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華能集團董事長舒印彪的提案:加快能源消費領域電氣化進程,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列為2021年的重點任務之一,提出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電作為清潔高效的終端能源載體,是效率最高的能源利用方式,電能消費占終端消費比重每提高1個百分點,能源強度可下降3.7%。加快終端能源消費領域的電氣化進程,是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徑。目前,我國在工業、建筑供暖、交通等能源消費領域還存在能耗高、排放量大的問題,電氣化水平有很大提升空間。對此,具體建議如下:
一是深度拓展工業電氣化,促進節能減排。加大電能裝備替代,提高綜合能效和綠色用能水平,實現從高碳排放模式向低碳排放模式轉變;推動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通過推行節能和工業余熱余壓回收,發展綜合能源服務,形成互補互濟的新型用能方式;利用“氫能+CCUS”等技術手段,在鋼鐵、水泥、煤化工等領域打造先進的低碳循環工業體系;針對行業重點減排對象,打造一批可推廣、可復制的電能替代示范工程,推動技術規模化應用,帶動社會廣泛實施電能替代。
二是積極推進建筑供冷供暖電氣化,打造綠色建筑,進一步健全市場化改造機制,鼓勵利用建筑屋頂、墻壁發展分布式能源和儲能系統;因地制宜推廣清潔取暖技術,提高建筑清潔用能的集中度。
三是加快推進交通電氣化,建設交通強國。在城市交通領域,鼓勵推廣純電動車;在城市物流領域,探索推廣中型、小型、微型電動卡車,不斷提升電動汽車的比重;在內河和海港碼頭,加快推動船舶岸電技術,在內河短途水運領域,探索推廣純電動船。同時,發揮龍頭企業的創新引領作用,通過自主研發或聯合攻關等方式,推進純電動船、電制氫等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培育出一批國際領先的用能新技術,不斷提升交通電能替代技術裝備水平,加速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進程。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華電集團董事長溫樞剛的兩會聲音:全面加快綠色低碳轉型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溫樞剛在做客新華網融媒體訪談時透露,目前,中國華電正在抓緊制定碳達峰的行動方案,加大力度發展風光電,著力下好“建”“選”“儲”三步棋,推動形成建設一批、優選一批、儲備一批的發展格局,持續推進水電開發,努力打造精品工程,全面加快綠色低碳轉型,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加快創建世界一流能源企業。
他表示,下一步將大力發展新能源,基地式、規模化開發,集中式、分布式應用。持續發展水電,積極推進重點項目開發,推進風光水儲一體化可再生能源綜合基地開發。探索開展新興業務,積極穩妥推進儲能、氫能、智慧能源等新興業務。
在溫樞剛看來,積極響應“碳達峰、碳中和”要求,推動綠色轉型升級的任務十分艱巨、十分緊迫。在可再生能源大發展的背景下,市場競爭會更加激烈,以管理、成本等為主導的內涵型發展將愈加重要。“誰的項目選得優,誰的造價控制好,誰的管理水平高,誰就擁有相對競爭力。”